本網通訊員 李康保
上個世紀90年代,一個煤礦工人能找個端著“鐵飯碗”的正式女工做女友,那是多么讓礦里單身漢們羨慕眼紅的事,更何況找女友還那么漂亮。這種美事曾就發生在白山坪公司白山坪煤礦員工伍新科身上。
當欣喜和快樂正圍繞著他轉時,不幸也悄然而至。還沒有正式成為伍新科妻子的蔣院香,因不小心崴了腳,大小醫院看了遍,卻怎么也醫治不好了。礦里鄰里、親戚朋友都開始勸說伍新科,讓他不要娶個瘸子給自己添麻煩了。然而,伍新科把朋友的好心勸說當成了“耳邊風”,在1996年義無反顧地與蔣院香結了婚。從此,他便帶著妻子走向了求醫問藥的漫漫歷程。
不離不棄18年
2003年,伍新科從電視里看到鄭州管城中醫院可以治療妻子類似的病癥,于是抱著希望,背上妻子又去了,孰料到了醫院,治療效果仍就不理想,到回家時,他身上只剩下了300多元錢。在火車站買票時,伍新科手拿著100多元錢正排著隊,突然間從后面沖出一人,倏地一下把他手中的錢給搶了,他心急如焚地追出售票廳,搶錢人卻早已不見了蹤影。重新排隊買完票,伍新科身上只剩下買一盒方便面的錢了。從鄭州坐火車到衡陽,有八九個小時的車程,他給妻子買了盒方便面充饑,自己就一直餓肚子。到了衡陽需再轉汽車到耒陽,可伍新科已身無分文,他將事情的原委向乘務員說了,并把自己身上的口袋翻了個底朝天,好心的售票員相信了他,免了他倆的車費,10多個小時,伍新科沒有吃過任何東西。
像這樣的情況,伍新科也記不清有多少回了,他不怕身體上的辛苦與饑餓,只是害怕面對每次從醫院回來妻子失落的眼神。為了讓妻子重展笑靨,他一次又一次背著妻子來回奔波在醫院與回家的路途上。
盡管伍新科傾盡全力,但妻子的病仍沒有好轉,家中也早已負債累累,可他從沒有放棄的念頭。從1996年開始,最初是帶著,后來是背著,從縣城耒陽到衡陽、長沙、鄭州、上海,只要聽說哪兒有這種醫術專長,或是電視,或是報紙,看到了、聽到了就要去治。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如今,倆人相依相伴、患難與共已是18年。
再苦再累情不移
蔣院香原本活潑開朗,到處求醫無果,雙腳又不能行動,病的痛疼,藥的苦楚,丈夫上班后的孤寂,讓她心中有說不出的悲涼與痛苦。原本在井下工作的伍新科,辛苦一天后回到家里還要做好所有家務,面對痛苦的妻子,他雖然自己內心也苦、難受,但還要想著法兒讓妻子舒心。
伍新科背妻求醫的堅毅精神,感動了礦區上下。為讓他有時間陪妻子求醫,也能更好地照顧妻子,礦領導將他調到了地面,以承包的方式給伍新科裝運材料,工資收入也比在井下時提高了很多。領導的照顧讓他非常感激,以至于后來調整承包方式,生產連隊增多了,材料也隨之增加,可承包資金卻沒有增加,對此,他毫無怨言的說,“組織上能把我調到地面來照顧妻子,這已經是一種莫大的關懷,人要懂得知足,不能要求太多。”
在鄰居的熱心幫助和單位的真情關懷下,伍新科家庭條件有所好轉,為了讓妻子在自己上班的時間不那么孤寂,他與妻子商量,領養一個孩子。孩子的到來,讓家中增加了不少生氣,甚至孩子的哭聲都是那樣的動聽,有時,看到孩子逗笑妻子,伍新科熱淚盈眶,他終于看到了妻子的笑容。對此,伍新科的心里暗暗的承諾,再苦、再累,一定要將孩子好好的養大。苦心人天不負。一年后,他們終于也有了自己的女兒,由于養女生母家庭條件的好轉,也是為伍新科家境著想,8歲的養女重新回到生母身邊。
如今,伍新科自己的孩子也已13歲,小女孩很懂事,也很爭氣、學習成績非常好,從進校門時開始,一直就是班里最拔尖的。如今的三口之家其樂融融,伍新科也有了一些積蓄,買了一臺小鏟車,裝載河沙、礫石輕松多了,工作也沒那么辛苦了,每每回到家中,看到女兒依偎在妻子身旁的那份濃濃情意,他從內心里感到開心、幸福。
盡管妻子仍舊與病痛抗爭著,但是有乖巧靈利,聰明可愛的女兒,她高興;有丈夫的至情至愛,她滿足;她感覺自己是幸運的,有這樣的丈夫,有這樣的女兒,她雖痛,但卻快樂。伍新科也仍舊沒有放棄妻子的治療,只要聽說或看到哪有治病的可能,他一如既往地背著妻子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