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肩挑道義,寬厚鑄大愛
——記資興焦電公司洗煤車間女工肖丁平
她,肖丁平,一個再樸實不過的平凡女人,家境不寬,平時少言寡語,偶爾露出憨厚的笑容。正是這樣一位貌不驚人的女子,在資興焦電公司洗煤車間浮選崗位一干就是二十三年,以柔弱的雙肩,扛起一個崗位多年的職業操守,賦予“道義”這個底蘊頗深的詞匯以深刻的內涵,也正是這樣一位年過四旬的中年女人,長期照顧身邊兩位病重的老人(母親癱瘓,婆婆嚴重抑郁癥),用一份寬大無私的愛擔當著如山的“責任”。
激情與責任,她毛遂自薦
洗煤浮選系統是洗煤附產品回收的生產工藝,主要是將煤泥水中細顆粒精煤回收。該廠煤泥水曾直接排放,隨著挖潛降耗的深入開展,在80年代投資興建起一套煤泥水回收系統,使洗煤回收率得到提高,給公司創造了較好效益,但運行了一年多,因浮選機崗位不會操作,導致跑煤嚴重,最后只好被迫停開系統。1990年,肖丁平從外單位調入該廠洗煤車間工作,工作不久,她發現該車間好端端的浮選系統的設備卻在“沉睡”著,曾在鯉魚江煤礦干過浮選機操作,具有一定操作經驗的她,產生了要讓浮選系統設備重新“煥發生機”的想法。她主動找到車間主任,遞交了恢復浮選系統的建議和方案,該車間負責人認為方案結合實際可行,便采納了建議,還專門為她配備一名女員工作幫手。得到車間的的支持,第二天她領著幫手就干了起來。
洗煤車間浮選系統工藝管道長,設備達10幾臺,全部沾滿了厚厚的干涸煤泥。要讓設備運行起來,首先必須清理疏通設備里的積煤,她找來皮管,卷起褲腳,接上高壓水,一臺臺地進行清理。而清理積煤并非易事,煤泥水循環管道多為300MM直徑管道,管道彎頭也多,即使一段幾余米長的z字形管道,也要費大半天時間才能沖通。在清理大件設備時,光用水沖效果不大。對付設備縫隙里的積煤,就得用鐵釬戳,用鐵鉤掏,還得拖著皮管圍繞設備爬上爬下,常常累得腰酸背痛。為了早日恢復生產,她們每天從早上8點干到下4點多鐘。經過半年多的準備工作,終于將浮選系統清理干凈。設備要投入運行,另一方面是需要會操作的浮選司機,班里沒有浮選司機,她就主動擔任浮選司機,解決了關鍵崗位的人員問題。在她和同事們的努力下,浮選系統工藝及設備,終于恢復往日歡快運行的場面。
干份外的事,辛苦了半年,有的人很不理解。她卻感到很自豪:“將別人不能解決的問題解決了,我很開心。”
忠誠和道義,她選擇堅守
自參加工作起,她就與浮選崗位結下不解之緣。這一崗位既是有毒有害崗位、易燃易爆崗位,因為每天都要長期接觸劇毒易燃易爆且刺激性氣味的浮選藥劑、劇毒的絮凝劑、易燃易爆的柴油;也是洗煤提高回收率、控制灰分的重要崗位。班里的一些好友都陸續被調離到其它的輕松崗位,面對一個個身邊同事的“跳槽”,她也有過調換到其他更適合女同志的崗位的機會,但她選擇了一份堅守,到目前為止,走過了二十幾個春秋,她巳成為浮選崗位唯一的“元老”級操作人員。
浮選崗位是操作性較強的崗位,質量的控制和回收率全憑崗位司機的經驗。浮選司機責任重大。為了多回收精煤,減少尾礦的跑煤,藥劑配比量的使用是關鍵,她不斷地進行分析總結工作經驗,通過反復地配比調試,總結出了加藥劑的準確方法,摸索出了浮選操作辦法。主動去解決生產難題。一次,洗煤生產過程中調換了煤種,重介密控室司機忘記通知她這一情況,由于藥劑未調整,浮選泡沫起泡量比原來明顯下降,她分析可能是煤質出現情況,經過詢問得知是變換了另一入洗煤種,便迅速調整藥劑,使浮選質量恢復正常。
浮選設備系統因過濾機處理能力低,需延長浮選回收時間4至5個小時,增加員工勞動強度,同時影響了回收率。因此,她主動提出整改方案,與鉗工一起現場實施改造,將原來風吹卸餅裝置改為機械刮餅裝置,使處理量和回收率比原來提高近一半。浮選系統回收工作時間,也比原來縮短到1至2小時。
2011年,該廠浮選系統進行了升級改造,新系統投入運行來,新問題也接著而來,因新工藝采用直接浮選的工藝,浮選效果反應快,給操作帶來難度。在生產過程,她注重預防控制入手,為了快速摸清浮選質量,她經常用量杯取出尾礦樣,倒在一個平整的面板上,分析判斷尾礦中帶煤情況,發現異常及時調整藥劑投入量,保證浮選質量效果。操作規定尾礦取樣檢測時間為2小時,她就縮短到1小時檢測一次,巡查時間也由30分鐘改15分鐘,通過這一操作,使浮選生產過程得到較好地控制。一次,單洗一種細顆粒煤,檢測到煤泥水濃度較高,浮選藥劑調整幾次效果仍不理想,雖然從沒有洗過這種煤質,但她大膽提出將重介入洗煤量減少,通過調節量為原來的一半時,浮選效果呈現較好狀況,保證了正常生產。
她用辛勤的付出,使浮選回收效果達到較好水平。她的崗位被大家稱贊為最放心的崗位。她在總結自己經驗時說:“要讓大家放心,自己就得用心。”正因她的用心,以她為主要力量的浮選崗多次被評為公司及資興實業公司的“芙蓉標兵崗”榮譽稱號。
寬厚與大愛,她母慈子孝
肖丁平的家是一個特殊的家庭,自己作為家中長女,母親2007年開始癱瘓,父親矽肺病(2010年去世),婆婆患有嚴重抑郁癥二十多年,完全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公公八十高齡,身患腰椎突出、高血壓、冠心病等老年疾病,丈夫的工作性質屬二十四小時原地待命,隨叫隨到。丈夫也是家中老大,弟弟、妹妹都在外地工作,根本無瑕顧及家中老人。
面對如此的家庭狀況,肖丁平主動承擔起長女和長嫂的責任,輪番照顧著雙方老人,而作為一個母親,她卻只能在內心深處經常對女兒說“對不起”。2009年至2011年,女兒在外地讀高中的幾年,也正是母親癱瘓、父親病重、公公婆婆離不開自己的時候,同時也是公司浮選系統升級改造階段和投入試運行之時。她每天奔忙于家中與車間,盡管很掛念女兒在外地的生活學習,可工作和家庭的重任讓她不得不只有靠多打幾個電話來加強對女兒的關心和督促,面對女兒一次次電話中抽泣著“學習壓力大,人不熟,很想媽媽!”的呼喚,她把淚水直往肚子里咽,勸說著女兒“媽媽上班事情多,又要照顧外公外婆、爺爺奶奶,實在沒時間來看你……”由于想家心切,學習思家雙重壓力,導致她女兒一段時間精神抑郁,成績下降,萬分擔心的肖丁平察覺到女兒的不對勁,除了在電話中不斷安慰著女兒外,還多次聯系老師幫忙做工作,甚至不顧手頭拮據,特意請來心理醫生給女兒做疏導。提起這一段往事,肖丁平忍不住哽咽,從她噙滿淚水的眼中看到了一個母親對女兒深深的愧疚。如今,女兒巳是大三學生,每回放假回家,她會幫忙母親一同精心侍候著爺爺奶奶和外婆,今年七月,爺爺又因腰椎肩旁突出不能動彈而住院,肖丁平說“幸虧有我女兒在醫院照顧她爺爺,不然我真不知怎么辦了,分身都分不過來!”懂事爭氣的女兒現在仍是肖丁平的欣慰與自豪。
為了節省時間,更好的照顧婆婆,一向節儉的肖丁平特意買來自行車,下班后從來顧不上在家休息,上街買幾大袋菜和生活用品掛在單車兩邊就騎車奔往農村的婆婆家照顧著二老的生活起居。婆婆的病癥較嚴重,經常打人罵人,把家里的東西亂扔一地,還時不時的擅自離家出走。別人建議鎖在家里,不讓她有自由活動的空間,可省不少麻煩事,但她并沒有這么做,而是給予更多的關愛。婆婆要曬太陽,她就拿來凳子,陪坐在婆婆旁邊聊天。婆婆想散步,她就扶著婆婆一路漫行。有幾回,婆婆突然不打招呼就出走了,公公只有打電話給肖丁平,最后都是她在附近農村找到的,然后耐心的領回家。有一次婆婆竟然從下午出走一直未回,肖丁平找到天黑了也沒找著,急得淚水直流,擔心與自責讓她一整晚都沒睡覺,直到第二天上午在二十里以外的一個農貿市場發現婆婆的身影,她當時真是百感交集。
在她悉心的照顧下,婆婆病情基本得到穩定,也開始依賴她。雖然有時工作忙,但那份關愛從未間斷。哪怕工作到再晚,她都會騎車趕到婆婆家,給公公婆婆做好飯菜。這份如山的寬厚與大愛,巳不是任何常人所及。但她常說“心中有愛,才能讓他人感到溫暖。”正是這種信念,支撐著她全力地對老人盡孝,特別是照顧婆婆己達二十多年。如今,這份愛仍在延續……